淡水—基督城

友人給我一顆淡水名產—阿婆鐵蛋,打開時很意外地發現,包裝的玻璃紙上竟有典型的鬍鬚馬偕像,頓時感受到,馬偕與淡水的聯結真是愈來愈緊密,然而世人若只看見馬偕,是否錯失了重點—耶穌基督!

當首度來到紐西蘭南島的基督城(Christchurch)時,對於這個紐西蘭第二大城的名字印象深刻,後來發現中文稱為「基督城」更有深意。其實這名字取自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(Christ Church, Oxford),但是作為城市名稱卻更突顯了耶穌基督的榮耀與主權。

今年是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—2022年,令人想到有兩個理由使得淡水堪稱為台灣北部的「基督城」:其一,馬偕與淡水的名字已深深聯結,凡是來到淡水者就多少想起馬偕對台灣的貢獻,「馬偕鎮」之名已呼之欲出,然而人們卻忽略了馬偕的偉大是由於差遣他來台的耶穌基督,他領受耶穌基督的呼召,千里迢迢來到台灣,一生實踐耶穌基督的榜樣,鞠躬盡瘁地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。

其二,淡水區有42間教會,人口185,000人,平均4400人一間教會,教會密度比台灣平均7000人有一間教會還高,而且有21個基督教機構落腳在淡水。此外,淡水區有承襲馬偕傳承的真理大學、淡江中學、馬偕醫院淡水分院,還有鄰近淡水的馬偕醫學院、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以及聖公會背景的聖約翰科技大學,使得淡水確實非常與眾不同!

基督福音傳播到一個地方,通常始於愛,如馬偕在北台灣傳福音帶來許多愛的行動,包括醫療衛生、啟蒙興學、推廣新知等,很多人一開始是被這些愛的見證吸引,而後這愛帶領人們逐漸走向信,開始建造信仰群體—教會,而後展開從上帝國價值觀而來的盼望。    

大致上福音傳播帶來愛—人與人的關係,逐漸地使人進入信—人與上帝的關係,而後發展成盼望—信仰與文化的關係。從愛、信到望呈現基督福音扎根於文化土壤的畫面,其中愛的階段相當於宣揚福音的宣教時期,信的階段相當於建造教會的教育時期,望的階段則相當於建立文化價值觀的教化時期。

傳福音不只是當下的宗教信仰傳承,而且是長久的文化價值傳承。正如神學家趙紫宸指出,文明是外在的,而文化是內在的,「殊不知文明可借,文化不可借;猶之人可以換衣服,不可以改本性;可以一時穿上簇新的衣服,決不能一時改變了遺傳習慣。」

面對福音在文化土壤扎根的長期性目標,需要耶穌基督的跟隨者一起集思廣益。目前看來,馬偕宣教的意義應當進入熏陶感染的教化時期,其實「基督城」已呼之欲出,這並非想要藉著公部門途徑來突顯這名稱,而是建請台灣基督徒一起以「基督城」的異象為念,與淡水的教會、基督教機構、基督徒店家與居民一起努力,積極而勇敢於所在之處呈現耶穌基督的印記,諸如:十字架、經文、建築、繪畫、音樂、燈光、擺設、園藝、看板、卡片等,讓淡水首先對基督徒成為貨真價實的「基督城」,呈現對於信仰身分認同的確信。

因此,我們不只需要「馬偕像」,我們還需要「耶穌馬偕像」—馬偕在前面領受呼召、耶穌則在馬偕背後差遣,基督大愛如火山爆發的熾灼烈焰,烈火熊熊地燃燒在馬偕的胸膛裡。期待世人終將漸漸地認識,淡水不只有馬偕,而且有呼召馬偕的耶穌基督,直到「不見一人,只見耶穌」(太17.8)!

(Visited 48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