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強盛到衰微

更多睿智雞精

信仰的內在化危機

靈性戰爭 vs. 靈界戰爭

缺席的指南針—沉默等於同意

教會究竟為誰而活?

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醉

面對被世界馴化的挑戰

傳道人應當是活在戀愛中的人

速成的盲點與世俗化

一切榮耀歸與上帝

失落的環節

奧古斯丁觀察羅馬帝國的興起,起先是因為羅馬人酷愛榮譽,願為榮譽而生也為榮譽而死,他們不願被其他國家奴役,認為追求榮譽必須為自主而戰,結果漸漸發展成藉由控制更多土地人民展現更多榮譽,四處爭戰殺伐,甚至想要成為統治世界各國的主宰,展現赤裸裸的權力慾,這正是羅馬帝國開始衰微時。

當二十世紀以色列建國時,處於極端弱勢,受盡鄰國的欺負;然而當以色列成為中東強國時,他們就以鐵腕手段對待巴勒斯坦人。許多教會卻仍沉浸在猶太風,一味地支持以色列國,卻對有許多基督徒的巴勒斯坦人轉身不顧,其實連舊約的先知也沒有這般嬌寵以色列人!

舊約學者布魯格曼觀察聖經中的人性與權力特別深入,他注意到摩西所代表出埃及的自由價值,漸漸地被所羅門之擴張統治權力的帝國意識、維護自身利益的皇家意識取代。

所羅門從父親大衛手中取得大位,在基遍經歷夜間夢中耶和華顯現,求得智慧,推動建造聖殿與王宮,當建造工作都完成,耶和華二度向他顯現,把聖殿分別為聖,並應許大衛家擁有國位,但提醒他這一切應許都建立在遵行上帝旨意的前提,否則的話,亡國毀殿的災禍仍會臨到以色列。(王上9.9)

不料,所羅門的人生卻漸漸轉離上帝,他只專注在上帝的祝福,卻無視上帝的警告。其實他建造聖殿用了7年,卻用13年建造王宮(王上6.38-7.1),這已透露其內心深處的價值判斷,此後變本加厲,不但窮奢極欲,後宮公主700、妃嬪300,寵愛外邦女子,甚至跟著她們隨從外邦偶像,國家開始經歷許多內憂外患,當以法連支派領袖耶羅波安叛離王室、先知亞希雅預言國家分裂,令人感受到上帝主導的歷史即將大轉向。

富麗堂皇的所羅門聖殿使人心生敬畏,實質上卻形同為其驕奢政權背書;所羅門帝國的富庶建立在不公平的經濟體制,這體制保障其政權,其實社會貧富不均的問題愈來愈嚴重。全國大權集中於一人,四處伸張皇家特權,且藉由聖殿體制為這些特權撐腰,結局就是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。

聖經的事蹟,主要應當應用在信仰群體。近年來有關韓國教會盛極而衰的報導愈來愈多,「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教會,『會友』越多,向『錢』看的風險也越大。」這是一位在台宣教多年的韓國退休宣教師的心聲。當大型教會成為大型企業,往往與家族傳承結合,引發對教會是否公平和公義的質疑,以致教會喪失公信力。

許多韓國教會採用教會增長策略、流程與節目,模仿美國的教會增長模式而追求大型化,對周遭教會的信徒造成強大的吸引力,產生橫向轉換教會的風氣,結果不但與周遭教會關係緊張,更大的傷害在於教會的「大公性」見證消失了,只剩下弱肉強食的畫面。

當本地教會以建堂或大型事工之名凝聚會眾心志與錢財,應當分辨究竟是走上追求榮耀上帝之路或者展現自身榮耀之路?由於這些擴增過程往往伴隨體制化,把焦點凝聚在領導中心,把討論分工轉成企業體系,把生活團契改成領導系統,一旦漂亮的舞台、華麗的演出、亮麗的演員、簇擁的群眾、動人的音樂被等同為信仰群體見證的主要面貌時,是否應當想想如何不重蹈韓國教會覆轍呢?

(Visited 45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