薩依德是一位觀察深刻、文采斐然的思想評論家,當他論及不同學術觀點互相激盪時,認為整體畫面是一個共同的遊戲領域,這領域是由共同的歷史、傳統、論述來定義,學者只是在其中找到位置、做出貢獻。有如放置二十個指南針之處,如果放入第二十一個指南針,一定會使原來的指南針都震顫一陣子,而後又進入新的安定狀態。
這幅圖畫提醒我們,每個指南針對於整體平衡都有貢獻,沉默等於缺席,形同捨棄自己的主張。基督徒在絕大多數世俗價值觀環繞下,上帝國價值觀原本在世上就是小群、芥菜種、麵酵,縱使未能驟然翻轉格局,卻對整體畫面有一定的影響,如果在應當表態時選擇缺席的話,實則與棄守上帝國價值觀並無差別。
當今流行的無神人文主義意識形態,早已成為社會主流、媒體寵兒,這並非一朝一日形成。歷史上無神人文主義者在推崇自身主張的同時,經常習於攻擊與自己意見不同者,而且把這些不同意見扭曲至極致,卻完全無意尊重或了解所攻擊者的想法。
十八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是最具反基督教色彩的啟蒙運動,被視為啟蒙英雄的伏爾泰提倡自然神論,主張天賦人權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、言論自由等,如一句常常被歸諸於他的名言:「我不同意你所說的,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。」人們爭取言論自由取到手時,卻往往不讓與他們看法不同者表達意見。
伏爾泰批判天主教會,用語辛辣,立論偏激,在他的批判中並未見到對被批判者的人權、自由之尊重。這種不平等的惡習流傳至現代社會,凡是主張符合時代風潮政治正確者,就可獨斷地批評論斷別人,斥之落伍、反潮流,全然不顧對方主張信念與表達意見的權利。
當今美國好萊塢影片中經常可見清教徒形象被刻意扭曲,若非違反理性、暴力專制,就是嚴苛教條、禁絕慾望。如果認真閱讀關於清教徒的文獻,即可了解原本功大於過的畫面,卻被一些事件或言論的刻意放大而醜化失衡。那些娛樂產品並非反應歷史原貌,其實只是編劇與導演的意識形態產物,加上投資方、製片的商業考量,附和無神人文主義潮流搖旗吶喊,一旦有忠於信仰、知識良心者想要呈現清教徒原貌,勢必面臨嚴厲批判與打壓。
在全面無神人文主義的流行風潮中,他們宣稱的權利與自由並不適用於對手,嘲弄宗教信仰是出於自由人權,不過人們卻不得對他們的內定主張與生活方式表達不同看法;攻擊傳統價值是追求進步,然而對流行價值卻如聖旨而不得有異議。他們挾其媒體優勢宣稱為弱勢民眾打抱不平,卻經常嘲弄居媒體弱勢的基督教信仰者,如本地脫口秀藝人也開始把嘲弄基督教信仰當作「段子」!
當面臨無神人文主義者霸凌,基督徒是否應當發聲抗議?縱使大家各有不同感動與呼召,但卻不應對其嚴重性視而不見,都應有沉痛的哀傷禱告,同心感受上帝國被世俗價值觀攻擊的沉重!畢竟就整體效果而言,沉默等於默許認可。
至少應當推出第二十一個指南針,縱使原來的指南針只震顫一下,新的安定狀態尚非理想,但信仰群體的見證與參與並未缺席。倘若敵對聲浪滔滔,卻仍若無其事、歌舞升平,這幅畫面才更令人觸目驚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