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仰——必須活出來的生命

更多睿智雞精

信仰的內在化危機

靈性戰爭 vs. 靈界戰爭

缺席的指南針—沉默等於同意

教會究竟為誰而活?

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醉

面對被世界馴化的挑戰

傳道人應當是活在戀愛中的人

速成的盲點與世俗化

一切榮耀歸與上帝

失落的環節

希伯來語yada指向必須藉由生命投入而明白的知識,信仰就是一種yada。

西方人承襲希臘傳統,卻把知識當作僅僅屬於頭腦的事,這種看法符合發展科學的需求,成為現代人的普遍傾向,甚至影響了基督徒對信仰的態度。早在宗教改革時期,加爾文就觀察說:

「基督教信仰不在於口舌,而在於生命。信仰不只在乎理解和記憶,而是整個靈魂都必須被它充滿,它居住、安息在人的內心最深情感之處。信仰必須進入我們的心,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,把我們徹底更新,而非看不見生活中的實際改變。」

因此,加爾文反對當時許多經院哲學家把基督教信仰發展成繁瑣的理論,他批判說:「當福音應當穿透內心情感深處,進駐靈魂而影響全人的生命時,那些學者卻只滿足於讓福音在口舌上滾動!」

其實,不只從理解而來的認識,甚至連從體驗而來的認識,只要不再繼續更新,就有可能變成缺乏生命力的知識,僅僅存在於頭腦裡的記憶,進而成為與真實生活脫節的單調信念。

若是想要使信仰具有活潑興旺的生命力,就必須保持繼續不斷的追求狀態,有如參加比賽的運動選手必須一直處於集訓的狀態,一旦不再操練就無法上場比賽。以古觀今,今日的時空環境已經不同,不過原則仍然一樣:

如果聖經朗朗上口的教會,開始把對聖經的認識教條化、公式化,很可能成為僅僅在口舌上滾動的理論;如果信仰體驗豐富的教會,漸漸地把信仰成長途徑標準化、制式化,也很可能成為僵化的口號與套路;如果主張關懷社會、公共神學的教會,以人為理想、意識形態作為最高準則,就可能成為被既定立場限制、束縛的教會。這些發展都使得福音不再具有穿透內心、進駐靈魂而影響全人的能力!

馬偕認為,基督教信仰並非一套只是用來教導的理論,而是一種必須活出來的生命。耶穌帶來的信仰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,在於道成肉身,這意味著神聖位格不只成為人,而且藉由與人交流互動而傳播真理,基督徒也應當藉由與人接觸而宣揚福音,因此,每一位基督徒都是宣教師。

唯有活出信仰的生命,才能影響其他的生命。保羅在結束第三次旅行佈道,準備返回耶路撒冷的路上時,心中已有準備將為信仰受苦乃至殉道,他說:「我卻不以性命為念,也不看為寶貴,只要行完我的路程,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,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。」(徒20.24)他的信仰並非停留在口舌,而是進入真實生命,甚至願意付出性命的代價,唯獨以從主耶穌所領受的差遣,宣—上帝恩惠的福音為寶貴。

(Visited 587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