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群體罪惡

俄羅斯是否侵略了烏克蘭,這是一個事實認定的問題。聯合國大會於3月2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,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,投票結果:141國家支持譴責案、5國反對、35國棄權,成為一個破百的壓倒性多數決。縱使大家仍可能對事實有不同的理解,但卻難以否認這是普遍認定的事實。

當面對世上重要議題時,華人教會常見的一個趨勢—用「兩國論」來迴避,認為我們只當關心屬靈的事,屬世的事則由政府管理。問題關鍵是,當教會選擇不面對世上議題時,每一位基督徒在現實生活中仍有公民、知識份子等身分,而且深受切身相關的媒體、職場、投資等影響,然而信仰價值觀卻付之闕如,結果在現實生活中基督徒只是照著世界價值觀的引導,這必帶來一種人格分裂—週間屬於世界價值觀、週日則屬於上帝國價值觀。

另外一個常見的趨勢,若有霸凌、暴行、侵略事件出現,教會最多只是關心受害者,對於加害者卻從來不置一語。而且當所謂的「關心」不恰當—比如一味地熱切要求受害者「原諒」,形同強迫受害者背十字架,有如二度暴力!這些現象在近代歷史上斑斑可考。 

美國神學家尼布爾的《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》,有如先知般地指出人類的群體罪惡傾向,個體道德或尚可期待,期待群體道德則如緣木求魚。他看見人類群體建立在利益與強制的基礎,只是群體往往藉著包裝掩飾其暴力與野心,他說:「國家最顯著的道德特質,或許就是它的偽善。」身為美國人的尼布爾批判美國對西班牙的戰爭呈現出「政府的偽善」與「知識份子的自欺」,美國人自稱發動戰爭是爲了墨西哥人,清除土匪並建造衛生設備;是為了古巴人,給被征服者提供福利;是爲了菲律賓人,把文化帶給他們。在尼布爾的批判當中,不難感受到一股先知般對悔改的殷切期盼。

尼布爾此書主張個體與群體分別具有的不同道德理想,個體的最高道德理想是愛與不自私,而群體的最高道德理想則是公義。「愛」與「公義」兩大主題,前者為理想,後者則為現實;然而對群體而言,應當先落實現實中的公義而後期盼理想中的愛。然而,在現實生活中,愚拙的善者往往唱愛的高調,卻是眼高手低,而讓熟悉群體運作利益與暴力因素的惡者得逞。這話也是說給那些逃避面對群體罪惡的教會聽的,而且一針見血!

基督徒相信上帝的慈愛與公義,不應當切割二者—只談慈愛而不談公義,或只談公義而不談慈愛,事實上前者出現的頻率往往遠多過後者,亦即片面地強調上帝的慈愛,卻從不提醒上帝的公義將臨到加害者,以致單單對受害者格外熱心,這並非平衡的表現。

上帝對歷史的帶領方向絕不是物競天擇—以弱肉強食、適者生存為最高法則,而是以上帝的公義與和平為最高原則。我們呼籲基督徒一起為這場戰爭禱告,祈求上帝的慈愛向受害者彰顯,上帝的公義也向加害者發出!

(Visited 150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