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性戰爭 vs. 靈界戰爭

更多睿智雞精

信仰的內在化危機

靈性戰爭 vs. 靈界戰爭

缺席的指南針—沉默等於同意

教會究竟為誰而活?

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醉

面對被世界馴化的挑戰

傳道人應當是活在戀愛中的人

速成的盲點與世俗化

一切榮耀歸與上帝

失落的環節

路德一輩子都辛苦地參與「靈性戰爭」,不斷地承受「試探性攻擊」(Anfechtung),那種攻擊經常發生在與信心有關的場合,是一種敵對信心的強大力量,千方百計、威脅利誘要使人遠離信心,他對於這種靈性戰爭一直保持高度警戒!不過,生長於中世紀的路德,雖一生見過魔鬼難以計數,但他卻對「靈界戰爭」習以為常,憑信心面對而不以為意。

由於一般可能會低估「靈性戰爭」的艱難,著名路德傳記作者羅倫培登形容「試探性攻擊」說:「這個體驗可能是指上帝對人的考驗,也可能是魔鬼對人的攻擊。其中包括了懷疑、混亂、痛苦、激動、駭懼、失望、孤單和絕望;這一切一同起來侵襲人的心魂。」

每一個人面對的「試探性攻擊」都不一樣,有人是財富,有人是名聲,有人則是愛情。對路德而言,最根本的攻擊是「對信心的試探攻擊」,亦即懷疑上帝怎麼可能對我這罪人施行恩典,我的罪惡如此重大怎能被赦免,因而擔心上帝與自己為敵,以致從拯救恩典裡失落。

當代靈恩運動的熱潮帶來人們對「靈界戰爭」的注意,心存警惕提防惡者攻擊。不過若是過度在意靈界戰爭,繪聲繪影、加油添醋,可能忽略靈性戰爭,導致失去焦點。路德不怕齜牙裂嘴的魔鬼,但卻畏懼「不信」浪潮來襲!對信心的攻擊可能以各種形式出現,往往針對不同的人性弱點,人人喜愛的財富、名聲、愛情不易引發警惕,卻可能成為針對信心的「試探性攻擊」工具,促使人飄離、偏移信心立場;反倒那些張牙舞爪的恐怖形像,容易引發人們對邪惡的警覺。

因此,切莫讓贏得靈界戰爭的勝利者,成為靈性戰爭的失敗者!

從過去諸多事例,可知不少具有靈恩的傳道人,在靈界戰爭上表現出色,卻在財富、名聲、愛情各方面的靈性戰爭中失敗,導致自己與別人的信心跌倒。這使我們想起箴30.7-9教導兩個重要的禱告:

我求你兩件事,在我未死之先,不要不賜給我:

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;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;賜給我需用的飲食,

恐怕我飽足不認你,說:耶和華是誰呢?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,以致褻瀆我上帝的名。

這段經文提醒我們,比起毛骨悚然的邪惡形像,更加駭人的是「富足」,因為財富可能使人自信滿滿,眼中只有「我」而無「祢」,竟脫口說出:「耶和華是誰呢?」請問當教會漸漸地奉獻豐裕、經費無虞時,是否對財富有靈性戰爭的防護準備呢?另外一個極端試探是,當過於貧窮無以為生時,生活壓力使人憂心忡忡,眼中只有「想要」而無「應當」,亦即當教會財務緊縮時,是否能不額外重視、偏袒有錢的信徒,不追隨世上各種逃漏稅手段、避窮趨富法則,仍然堅持上帝國價值觀呢?

對於信仰最可怕的攻擊未必如《大法師》系列的電影場景,縱使張牙舞爪的魔鬼十分嚇人,卻使人警覺逃離。最可怕的屬靈攻擊,恐怕是世界價值觀挾其卓越亮麗、成功耀眼、美夢成真、掌聲喝采的吸睛魅力,使人與上帝的關係出現裂痕乃至難以彌補的破口,請問當今教會對於「試探性攻擊」的教導與防範是否充足而落實呢?

(Visited 5 times, 5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