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/  #基督教研究智庫

修道院生活與學術研究

聖加侖修道院有著美侖美奐的圖書館,裡面的大量的藏書代表著豐富的知識,運用想像力,也彷彿看見修士在案頭前辛勤的身影。

中世紀的修道院,有著嚴格的團體生活紀律,強調身體與心智上的勤奮,例如聖本篤修會就強調「懶惰是靈魂最大的仇敵,因此,兄弟們應當在固定的時間專注於體力勞動,在明確規定的時刻專注於宗教閱讀」。因此,修士們除了辛勤的勞動以及勞動中的殷切祈禱之外,他們也花時間進行誦讀、沉思與從事學習與研究的工作。因此圖書館就成為了修士們主要的活動場所之一,它除了有「撫慰心靈的地方」之稱,也被修士們稱為「修道院的軍械庫」,是修士們智性發展的重要後勤補給。修士們在裡面從事《聖經》的翻譯與抄寫、研讀教父的著作、聖經注釋以及希臘羅馬作者寫的非宗教書籍典籍等,呈現出以學習與研究來追求信仰的圖畫,也成為中世紀大學的原型。

以15世紀聖經抄寫員的樣貌,重塑四福音作者寫作場景

獨特知識份子身分意識的成形

在修道院裡,修士們以書寫和研究成為服事上帝面向的一環,修院生活專注追求信仰的純粹與實踐,嚴然具有一種獨特的神學家身分意識,從事信仰的投入性反思。以修道院為原型的中世紀大學,後來在教皇和皇帝的庇護下,獲得大量特權保障而擁有更大的自主權,使得大學不被宗教組織與政治權力左右,有機會充分發揮大學的獨立自主性,得以專注發展探索真理和傳播真理的職責,逐漸吸引匯集許多有理想的優秀人才,專心致力於力抗世俗化的環境所帶來的短視近利,並且帶著一股獨特的知識份子身分意識的覺醒,勇於追求真理的崇高理想。

坐落在義大利艾米利亞-羅馬涅大區首府波隆那,有「大學之母」(拉丁文:Alma mater studiorum)之稱的波隆那大學校區

普世情懷的延續

修道院生活嚮往上帝永恆的國度,致力於信仰的追求,那些所謂「虛心的、哀慟的、溫柔的、飢渴慕義的、憐恤人的、清心的以及使人和睦的人」不分貧賤,都可以一同進入修道院,一同加入追求上帝國度的行列,深具普世情懷。這樣信仰實踐的影響也保留到後來的中世紀大學。中世紀大學的教師和學生,沒有特定國別的限制,來自於西歐各個角落的師生能在法國、義大利大學間自由穿梭,因著這種跨越地域性與跨民族性的交流與對話,可說是為追求真理方面,注入不少活力與動能。

16世紀的手抄本,其上描繪的巴黎大學的博士們聚會的場景

綜觀以上,中世紀大學所成形知識份子獨特身分意識的理想性格,以及具備普世情懷所展現的創新活力,到如今仍可說是現代許多大學所重視的風範與理念。不禁思想,作為基督徒知識分子,是否願意承擔起與當代知識分子對話、分享真理及見證福音大能的使命與呼召呢?

(Visited 227 times, 1 visits today)